2008/8/14杜布羅尼克~古城區


杜布羅尼克舊城建在一塊突出於海面的巨大岩石上,三面環抱亞得里亞海,一年有超過250天的艷陽天。儘管經歷地震及戰亂,重建下的古城仍然保有昔日的歷史風華。這座被譽為「斯拉夫雅典」的古城,在1979年列入UNSECO保護的世界文化遺產。


結束了近一個小時的城牆漫步,從派勒門的入口處走下來,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個大水池-大歐諾弗里耶水池。大歐諾弗里耶水池有16個雕刻面具的出水口,建於1438年,由那普勒斯的水利工程師歐諾弗里耶所設計,是早期城內的主要供水系統。




走下城牆後,在這裡稍作停留,發現許多西方遊客正在飲用泉水,為了腸胃安全,Cherry並不建議我們這麼作,所以我們就僅僅洗洗手、洗洗臉,冰涼的泉水稍微消除了陽光古城的暑氣。^^*


派勒門和聖方濟修道院之間有座小教堂-聖薩維爾教堂(Crkva Svetog Spasa),建於16世紀,這裡經常有一些臨時性的展覽活動。休息了一會兒後,接著參觀聖薩維爾教堂旁的聖方濟修道院博物館(Franjevački samostan-muzej)


和其他的修道院一樣,聖方濟修道院也有漂亮的中庭迴廊。另外,院內還有一家古老的藥局。






聖方濟修道院外面的牆面,有一塊凸出的石塊雕刻,據旅遊書上的介紹:以前克羅埃西亞的小男生,會故意站上去做貼牆的動作,吸引路過女生的注意。同團的小男生也如法泡製,站上去玩了一下這貼牆的遊戲。^^


普拉卡‧史特拉敦大道(Placa-Stradun)是連接東西兩座城門的主要街道,全長約292公尺,街道的一端是派勒門,另一端盡頭則是杜布羅尼克最顯著的地標-鐘塔。




位於奴札(Luža)廣場上的鐘塔高31公尺,建於1444年,經歷多次的重修,目前的景象是1929年重修後的樣貌。鐘塔旁結合文藝復興和哥德風格的建築是史邦札官邸(Palača Sponza)


圍繞在奴札廣場邊的還有聖布雷瑟教堂(Crkva Sv.Vlaha),廣場上插著旗幟的石柱是奧蘭多石柱(Orlandov stup),石柱上有北歐地區的傳奇英雄人物奧蘭多騎士的雕像,據說他曾幫助杜布羅尼克人擊退阿拉伯海盜。



廣場的角落還有一座小歐諾弗利歐水池,上面停了許多鴿子,這座水池和派勒門邊的大歐諾弗利歐水池屬於同一供水系統,主要提供奴札廣場的飲水。



王公官邸(Knežev Dvor)另一結合哥德和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,原為杜布羅尼克的政治、行政中心,現在則轉變成博物館。



王公官邸的中庭敞廊



通往二樓的樓梯扶手造型



王公官邸二樓窗外的景象,高大的建築、斑駁的石牆,讓人有時空錯置的感覺



 




中午就在巷弄間這家叫Captain的小餐廳用餐。




午餐後是自由活動時間,在史特拉敦大道上隨意逛逛,突然聽到一陣陣的歌聲…咦~有兩位年輕的女孩兒正在街頭獻唱,歌聲還不賴~~^.^*




克羅埃西亞是領帶的發源地,記得書上介紹有一家領帶專賣店,門口擺放著穿著克羅埃西亞傳統服飾的男女人物看板,和洪姐決定去找找看。




在尋找的過程中,無意間發現了這個巴洛克式的階梯,覺得和羅馬的西班牙階梯有幾分神似,原來是1738年由羅馬建築師Pietro所設計的。上了階梯,右邊是巴洛克式的St.Ignatius教堂(Jesuit Church of St Ignatius)




St. Ignatius教堂外面聚集了很多穿著正式禮服的人,原來有對新人正在教堂裡舉行婚禮,我們也進到教堂觀禮,沾沾新人的喜氣。^^*



從巴洛克式的階梯走下來是岡朵立廣場(Gunduliceva Polijana),這裡有一些臨時的市集攤販,不過都已收攤,剩下零星幾個攤位。廣場中心則佇立著詩人艾凡‧岡朵立的雕像。



 



走著~走著~居然逛到舊港口來,港口停滿了船隻,沿著河堤走到盡頭,可以看到藍藍的亞得里亞海。



尋遍了整個舊城區,還是沒找到我們要找的店,只好放棄回飯店休息囉!!


回飯店後翻出了擱在行李箱的書~~^^|||


原來那家店在斯浦利特~~>_<~~


難怪找不到!



 


 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gela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