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5/22 台北松山→澎湖馬公→海洋牧場→馬公市區



晚風輕拂澎湖灣 白浪逐沙灘
沒有椰林綴斜陽 只是一泓水藍藍
坐在門前的矮牆上 一遍遍懷想

也是黃昏的沙灘上 有著腳印兩對半



那是外婆柱著杖將我手輕輕挽
踩著薄暮 走向餘暉 暖暖的澎湖灣
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 消磨許多時光

直到夜色吞沒我倆在回家的路上

澎湖灣 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

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
陽光 沙灘 海浪 仙人掌
還有一位老船長



相信五、六年級的同學對這首民歌應該都不陌生,這是潘安邦所唱的「外婆的澎湖灣」。4月初好友H邀約一起去澎湖看花火,就這樣我們踏上了有陽光、沙灘、海浪、仙人掌的菊島。


澎湖是由許多大大小小島嶼所組成的群島,對照地圖、旅遊資訊,騎著小ㄅㄨㄅㄨ就可以輕鬆暢遊馬公本島系統的各觀光景點。


今天下午的套裝行程是海洋牧場,必須在13:15前前往南海旅客服務中心報到,在報到前我們找到了黃小姐所推薦的冰花爆湯餃,點了五種口味的冰花煎餃、兩樣小菜以及例湯(五行蔬菜湯),用餐後將小ㄅㄨㄅㄨ停在菊島之星附近,再悠閒地沿著海岸,散步到南海旅客服務中心,途中經過的港口岸邊,有成列的魷魚鋪在網架上曬著,覺得還蠻新鮮的。


海洋牧場的行程從13:30開始,搭乘半潛艇首先漫遊澎湖灣內海。


出發後船尾噴出了噱頭十足的迎賓噴泉。


馬公港岸邊五個大油桶上彩繪著Hi ! Peng Hu(!澎湖)


岸上左方像保齡球瓶的標幟物,就是「海洋之母」,隨著不同的觀看角度會有不一樣的形狀變化,象徵澎湖海洋生態源源不絕。


最後來到船公司規劃的海上休閒平台,總共2層的休閒平台,可以在這裡親自動手碳烤牡蠣,同時還有古早味的海鮮粥可享用,更提供了卡拉OK歡唱的設施。另外,還可以穿上救生衣到垂釣體驗區體驗釣海鱺、花枝的樂趣。約1個半小時的停留,再搭著半潛艇到青灣珊瑚保護區,觀賞海底珊瑚礁美景。


16:30結束了海洋牧場的行程,再度回到馬公港口,沿著來時路走回停放機車處的途中,意外的發現了路邊有澎湖絲瓜的蹤影。


距晚上通梁跨海大橋施放煙火的時間還有段空檔,我們決定先到天后宮參觀,按圖索驥天后宮應該在附近,但只看到日式的澎湖郵便局舊址。咦?明明是郵便局,為什麼掛著電信局的標幟,原來早期電信和郵政業務是合併的,稱為郵電局,後來郵政、電信業務分開後,郵局遷至新大樓,舊址便留給電信局使用。


順著郵便局舊址前的中山路往西走,就是小西門-順承門,是國定二級古蹟,媽宮古城原有六個城門,現僅存大西、順承兩座城門以及部分的城牆,供人懷古憑弔。


再走回郵便局舊址,看看手邊的地圖,天后宮明明就在附近,可是放眼望去就是沒看到蹤影,倒是發現了另一處可免費參觀的警察文物館,和H決定進去一探究竟。館裡陳列了一些過去警察所使用的文物,包括手銬、槍枝、警帽、制服等,最令我們好奇的就是八號分機所使用的無線電發號器,裡面的解說員很熱心的為我們解說,離開前順便向他詢問如何前往天后宮,他帶我們到文物館門口,指著前方約150公尺的地方,原來天后宮外圍搭起鐵皮屋保護著,難怪我們會視而不見。>_<




天后宮有很漂亮的燕尾屋脊,走進廟裡感覺和小時候常去的北斗媽祖廟很像,古樸不華麗。澎湖天后宮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,澎湖的開拓史自此發軔,旁邊的中央街則是澎湖最早的街區,老街內古色古香,施公祠、萬軍井、四眼井、台廈郊會館等古蹟都分佈在這個地區。四眼井旁還有兼具傳統及洋式風格建築的乾益堂中藥行,老街地區不大卻很能令人發思古之幽情。



施公祠是清朝將軍施琅封靖海侯後所建的生祠



四眼井的開鑿年代沒有確切的資料可查考,可能開鑿於距今300年的明朝中葉


中央老街是澎湖最古老的街區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gela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