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0/2/17迦伯斯(Gabes)→伊爾捷(EI Jem)


羅馬人真是極致的享樂主義者,除了劇場和浴池外,競技場也是不可缺少的娛樂設施之ㄧ。從西元前後開始,羅馬帝國陸續在各地興建大規模的圓形競技場,曾受羅馬人統治的北非當然也不例外囉!!


在距競技場幾步之遙的餐廳用過午餐後,頂著烈日往競技場的方向前進...


競技場、清真寺、路燈與攤販,融合在一起,形成一幅有趣的畫面。


伊爾捷在迦太基帝國時代即已建城,直到哈德良皇帝將栽植橄欖引進這個區域,靠著多產的橄欖,伊爾捷在西元三世紀左右,達到最繁榮興盛的時期,當時約有三萬多人居住在此。


羅馬時代建造一座競技場可是要花上大筆的摳摳的,有能力興建具娛樂用途的競技場,可見伊爾捷在當時是多麼富饒啊!!


建於西元230~238年間的伊爾捷競技場,是羅馬帝國時期境內的第三大競技場,僅次於卡布亞(Capua)競技場以及羅馬的Colosseum



略呈橢圓形的競技場,共有三層拱廊,每層有60個拱孔,長148公尺,寬122公尺,高35公尺,可容納35千名的觀眾,在現存的羅馬競技場遺址裡,以長徑為比較基準的話,伊爾捷則是世界排名第七大的競技場。


這座北非最大最漂亮的競技場,在1979年列入UNESCO保護的世界文化遺產,每年夏季這裡有國際交響樂節的演出。


暖日下一群青少年索性在觀眾席上躺成列,玩了起來。


非常難得的是,伊爾捷完整地保留了地底牢籠,競技場上的神鬼戰士、獅子、老虎等猛獸,就是關在這地底層,一邊是困獸房,另一邊則是關著戰俘的牢房。兩邊分別有洞口通向競技場內,人獸格鬥時,人從有石階的洞口走上來,猛獸則從另一洞口彈升上來。



往下走參觀完地底牢籠,接著就是往上爬囉!!拾級而上,來到競技場最漂亮的部份~拱廊。



經由通道的階梯,可爬上第二及第三層的拱廊。


1695年鄂圖曼皇帝為了搜查藏身於競技場內的反抗者,下令朝競技場開炮,轟出個大洞,東翼的拱牆因此遭到破壞。


儘管如此,伊爾捷仍是非洲保存最完整的競技場。


最上層的拱廊視野特別好,往前可俯瞰整個競技場。


往後則可欣賞伊爾捷的街景市容。




師法義大利羅馬Colosseum建造的伊爾捷競技場,規模雖然比不上羅馬Colosseum,但融入北非傳統的建築工法,保存完整的觀眾席以及地底牢籠,這些可都是最大的羅馬Colosseum所沒有的唷!!~ ^^*



從觀眾席走到競技場的另一側,五月天「為愛而生」的MV就是從這個角度拍攝取景的。




競技場外的商店販售各式各樣的紀念品,有馬賽克掛飾,


還有突尼西亞門造型的鏡子,這些Angela都用相機買下了~~~哈..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gela Chen 的頭像
    Angela Chen

    Angela的旅遊事件簿

    Angela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